肌肥大大師Brad Schoenfeld的團隊們在2019年末發表了一篇研究,
探討 #高負重、#低負重,#訓練到力竭與否,
對於 #力量 和 #肌肥大 的影響。
※研究方法:
25位受試者、50條腿,一共分為四組,分別是:
1. 高負重的非力竭組 (HL-RNF; ∼6.7 repetitions).
2. 高負重的力竭組 (HL-RF; ∼12.4 repetitions);
3. 低負重的力竭組 (LL-RF; ∼34.4 repetitions);
4. 低負重的非力竭組 (LL-RNF; ∼19.6 repetitions);
其中,1,2組中的受研究的下肢,
是同一組人馬的不同條腿
(意思是說,
受試者A,一條腿是低負重力竭,另一條腿是高負重力竭),
3,4亦是類似情形。
且1,2和3,4的訓練量分別相同。
#結果:
經過八週訓練結果發現,
1,2,3組股四頭肌的橫截面增加結果相當,
分別為:7.7%、8.1%、7.8%
而「低負重非力竭組」的肌肥大結果只有2.8%
至於力量的增加,不意外的,
是由高負重的1,2組勝出,
而且1,2組兩組相當,分別是:33.4%、33.8%
#討論:
對於高負重的訓練而言,力竭與否並不影響肌肥大成效。
也就是說,當你快要ㄍㄧㄥ不住時,
你可以選擇繼續多ㄍㄧㄥ一兩下;
或是不用那麼ㄍㄧㄥ,多做一兩組補足訓練量,也行。
但是對低負重的訓練而言,即便訓練量相等,
訓練的費力程度/力竭與否,可是會影響結果的!
也就是說,
低重量高RM要ㄍㄧㄥ到底才會有顯著的長肌肉效果,
但低重量高RM的力竭訓練實在有點痛苦,
或許肌肥大訓練主力放在12RM會比較有效率。
#結論:
追求肌肥大:
#大重量:只要訓練量一樣,#不一定要力竭。
#低重量:就算訓練量一樣,你 #還是得力竭。
主力放在大重量、不力竭,或許比較不那麼累。